"); //-->
在自动驾驶视觉感知系统中,为了获得环绕车辆范围的感知结果,通常需要融合多摄像头的感知结果。目前更加主流的感知架构则是选择在特征层面进行多摄像头融合。
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路线就是这两年很火的 BEV 方法,继 Tesla Open AI Day 公布其 BEV 感知算法之后,相关研究层出不穷,感知效果取得了显著提升,BEV 也几乎成为了多传感器特征融合的代名词。
但是,随着大家对 BEV 研究和部署的深入,BEV 范式也逐渐暴露出来了一些缺陷:
感知范围、感知精度、计算效率难平衡:从图像空间到 BEV 空间的转换,是稠密特征到稠密特征的重新排列组合,计算量比较大,与图像尺寸以及 BEV 特征图尺寸成正相关。
在大家常用的 nuScenes 数据中,感知范围通常是长宽 [-50m, +50m] 的方形区域,然而在实际场景中,我们通常需要达到单向 100m,甚至 200m 的感知距离。
若要保持 BEV Grid 的分辨率不变,则需要大大增加 BEV 特征图的尺寸,从而使得端上计算负担和带宽负担都过重;若保持 BEV 特征图的尺寸不变,则需要使用更粗的 BEV Grid,感知精度就会下降。
因此,在车端有限的算力条件下,BEV 方案通常难以实现远距离感知和高分辨率特征的平衡;
无法直接完成图像域的 2D 感知任务:BEV 空间可以看作是压缩了高度信息的 3D 空间,这使得 BEV 范式的方法难以直接完成 2D 相关的任务,如标志牌和红绿灯检测等,感知系统中仍然要保留图像域的感知模型。
实际上,我们感兴趣的目标(如动态目标和车道线)在空间中的分布通常很稀疏,BEV 范式中有大量的计算都被浪费了。因此,我们希望实现一个高性能高效率的长时序纯稀疏融合感知算法,一方面能加速 2D->3D 的转换效率,另外一方面在图像空间直接捕获目标跨摄像头的关联关系更加容易,因为在 2D->BEV 的环节不可避免存在大量信息丢失。
地平线提出了 Sparse4D 及其进化版本 Sparse4D v2,从 Query 构建方式、特征采样方式、特征融合方式、时序融合方式等多个方面提升了模型的效果。
Sparse4D 采用了 Encoder-Decoder 结构。其中 Encoder 包括 image backbone 和 neck,用于对多视角图像进行特征提取,得到多视角多尺度特征图。
同时会 cache 历史帧的图像特征,用于在 decoder 中提取时序特征;Decoder 为多层级联形式,输入时序多尺度图像特征图和初始化 instance,输出精细化后的 instance,每层 decoder 包含 self-attention、deformable aggregation 和 refine module 三个主要部分。
学习 2D 检测领域 DETR 改进的经验,我们也重新引入了 Anchor 的使用,并将待感知的目标定义为 instance,每个 instance 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:
Instance feature :目标的高维特征,在 decoder 中不断由来自于图像特征的采样特征所更新;
3D Anchor :目标结构化的状态信息,比如 3D 检测中的目标 3D 框(x, y, z, w, l, h, yaw, vx, vy);公版通过 kmeans 算法来对 anchor 的中心点分布进行初始化;
同时,在网络中会基于一个 MLP 网络来对 anchor 的结构化状态进行高维空间映射得到 Anchor Embed *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,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,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。